导读 QinQ 是 802.1Q in 802.1Q 的简称,是基于 IEEE 802.1Q 技术的一种比较简单的二层 VPN 协议。
QinQ简介

IEEE 802.1Q 定义的 VLAN ID 域有 12 个比特,最多可以提供 4094 个 VLAN。但在实际应用中,尤其是在城域网中,需要大量的 VLAN 来隔离用户,4094 个 VLAN 远远不能满足需求。QinQ 使整个网络最多可以提供 4094×4094 个 VLAN,满足了城域网对 VLAN 数量的需求。

QinQ 是 802.1Q in 802.1Q 的简称,是基于 IEEE 802.1Q 技术的一种比较简单的二层 VPN 协议。

通过将一层 VLAN Tag 封装到私网报文上,使其携带两层 VLAN Tag 穿越运营商的骨干网络(又称公网),从而使运营商能够利用一个 VLAN 为包含多个 VLAN 的用户网络提供服务。

QinQ 具备以下优点

缓解公网 VLAN 资源日益紧缺的问题。

用户可以规划自己的私网 VLAN,不会导致与公网 VLAN 冲突。

为用户提供了一种简单、灵活的二层 VPN 解决方案。

当运营商进行 VLAN 规划时,用户网络不必更改原有配置,使用户网络具有了较强的独立性。

QinQ的工作原理

QinQ报文在运营商网络中传输时带有双层VLAN Tag:

内层 VLAN Tag:为用户的私网 VLAN Tag,Customer VLAN Tag (简称 CVLAN)。设备依靠该 Tag 在私网中传送报文。

外层 VLAN Tag:为运营商分配给用户的公网 VLAN Tag, Service VLAN Tag(简称 SVLAN)。设备依靠该 Tag 在公网中传送 QinQ 报文。

在公网的传输过程中,设备只根据外层 VLAN Tag 转发报文,而内层 VLAN Tag 将被当作报文的数据部分进行传输。

QinQ网络拓扑

用户网络A和B的私网VLAN分别为VLAN 1~10 和VLAN 1~20。运营商为用户网络A和B分配的公网VLAN分别为VLAN 3 和VLAN 4。

当用户网络 A 和 B 中带私网 VLAN Tag 的报文进入运营商网络时,报文外面就会被分别封装上 VLAN 3 和 VLAN 4 的公网 VLAN Tag。

来自不同用户网络的报文在运营商网络中传输时被隔离,即使这些用户网络各自的 VLAN 范围存在重叠,因为分配到的公网 VLAN 不同,在运营商网络中传输时也不会产生冲突。

当报文穿过运营商网络,到达运营商网络另一侧 PE(Provider Edge,服务提供商网络边缘)设备后,报文被剥离公网 VLAN Tag,然后再传送给用户网络的 CE(Customer Edge,用户网络边缘)设备。

QinQ的实现方式

当端口上配置了 QinQ 功能后,不论从该端口收到的报文是否带有 VLAN Tag,设备都会为该报文添加本端口缺省 VLAN 的 Tag:

如果收到的是带有 VLAN Tag 的报文,该报文就成为带两层 Tag 的报文;

如果收到的是不带 VLAN Tag 的报文,该报文就成为带有本端口缺省 VLAN Tag 的报文。

原文来自:https://network.51cto.com/art/202001/609737.htm

本文地址:https://www.linuxprobe.com/qinq-vlan-tag.html编辑:xiangping wu,审核员:逄增宝

Linux命令大全:https://www.linuxcool.com/

Linux系统大全:https://www.linuxdown.com/

红帽认证RHCE考试心得:https://www.rhce.net/